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徐玲娣说:“但是他们没给田田看好呀。”
凌捷叹气,反问:“要怎么看好?”
她不想在凌田面前说这个病看不好,但凌田不可能听不出来。
徐玲娣也说不清,只道:“田田还这么小,总不能天天打针打一辈子吧?!”
讨论到最后,这件事还是遂了徐铃娣的意,一家人决定再去本市另一家大三甲确认一下。
大医院的专家号不好挂,徐玲娣找了弟弟徐麒麟,他做生意的朋友多,拐弯抹角托了人,总算找到B医附的内分泌科主任加了个号,带着病历、检查报告和出院小结过去请人家看了看。
可惜得到的还是一样的回答,B家主任甚至觉得他们这一趟跑得完全没必要,话说得也很直接,很典型的一型,一型就是这么个治疗方式,别老想着不打针,这不是为孩子好。
这件事,凌田没好意思跟辛勤说,总感觉有点不相信A医附,不相信他的意思。
其实,去B医附之前,她真的抱着一丁点幻想,那边的医生会告诉她搞错了,她的病其实是可以被治好的。
但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在另一家医院,听另一个医生,再宣布一遍她得了一种可控但是治不好的绝症罢了。
徐玲娣却还是不死心,又提议去看中医。
凌捷也心烦,反问:“你说去看中医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不打针,哪个有证的中医会让一型糖尿病不打胰岛素?”
徐玲娣拿手机出来给她看自己收藏的短视频:“人家几岁的孩子吃了十几贴就全好了,不打针,血糖正常。”
凌捷服了,说:“都治愈一型糖尿病了,诺贝尔医学奖怎么没发给他?”
徐玲娣嫌她不懂,当天就跟远在茂名的亲家打了视频。
凌田的爷爷奶奶得知这个消息同样晴天霹雳,两边操着沪普和广普说了很久,起初都是心疼,而后又开始各种想办法。
直到奶奶说:“让田田来茂名,在我们海边祖屋住着调养,旁边还有个禅院,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前几年生病去里面拜了师父,后来就好了。”
徐玲娣没接话,也觉得不靠谱了。
那通视频之后,她似乎接受了现实,开始撸袖子干活,对凌捷说:“前段时间田田一个人住在外面,又是熬夜又是乱吃东西,真的伤身体。
我知道你忙,你没空,那我跟你爸来照顾田田。
她小时候就是我们两个带,现在她生病了,也是一样的。”
凌田从中品出一丝责怪的意味,看向凌捷。
凌捷似乎是想反驳的,但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
那一瞬,她好像真有一丝怀疑,凌田得病确实跟她的疏忽有关。
再晚些,凌田又听见外公外婆低声在厨房里说话:“……我看见网上讲是遗传的,我们家从来没有糖尿病,是不是小田那边有这个基因?”
城市的住宅拥挤,其实也就隔着一堵薄墙,凌田不知道凌捷和田嘉木有没有听见,要是听见了又会做何感想。
她只觉沉重。
他们每个人都很爱她,所有这些爱又好像变成重担,互相碾压。
但这种事,她当然也不能跟辛勤说,人家只是在她住院期间管床,凭什么要听这些鸡零狗碎的家务事,要是在网上写出来,感觉是会被医生群体吐槽几百楼的奇葩吧。
那之后,徐玲娣和凌建国便每天过来,照着书准备凌田的三餐,催她起床,陪她散步,提醒她少看手机,晚上早点睡觉。
甚至就连凌田几次去学校,答辩,体检,拍毕业照,也都是他们陪着去的,凌建国开车送到校门口,等她结束再接她回来。
作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女孩,家里的大阿姐,徐玲娣十岁不到就开始做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两个弟弟。
后来带外孙女更是精心,甚至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壁垒,使得凌捷自己带孩子感觉困难,田嘉木则是根本没办法一个人搞定,被说了几次弄得不对,索性不带了。
哪怕凌田,对此也有模糊的印象,小时候每次出去玩都是一个大工程,要带上一大堆东西,皇帝出游级别的。
现在这样安排,她起初只觉过意不去,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还要让七十多岁的外祖父母从早到晚陪伴照顾,又搞得好像小时候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