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双拼粽最早是由一位张姓人做出来的,最初在汕头埠卖,后来搬到了老妈宫临近墙角。
因货真价实个大口味丰富很受百姓欢迎,双拼粽没什么技术含量,慢慢形成了潮汕地区粽子的特色。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粽子特点,吃习惯了都感觉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
就如惠州的灰水粽、肇庆的裹蒸粽,中山的芦兜粽,台山的扭角粽,清远的驼背粽——
作为地道的潮汕人,林成荣做粽子几乎是手到擒来,浸泡六小时以上的糯米部分与糖混合做成甜味糯米,部分要用猪油炒后,拌上鱼露与虾米香菇炒至米粒晶莹透亮。
甜咸料比三比七,甜料部分主要是绿豆沙或红豆沙与甜糯米一起用猪网油包一下防止与咸味掺杂。
咸料主要是炒至好的糯米与咸蛋黄、腊肠、大地鱼粉、莲子、栗子和用腐乳、酱油、白糖腌制好的腐乳槽猪肉。
竹叶折角,先甜后咸,最后用咸草扎成六角粽球入锅煮熟。
剪开绳子,白的是香甜软糯的糯米,黑的是红豆沙,红的是腊肠,黄的是蛋黄,还有那一片香气四溢的腐乳肉,吃起来咸香甜美,再淋上一勺甜酱汁,甜香不腻。
这里用的甜酱汁是半斤水,二两糖,两片橘皮和一点酱油煮开后用薯粉勾薄芡而成,可做沾汁淋汁,口味偏甜,微咸,带有桔子的清香,很解腻。
再有一种潮汕人最常做的粽子就是菜脯咸粽子,以前物资匮乏,人们会用最简单的食材包粽子,而菜脯家家必备。
最简单的搭配便是菜脯、虾米糯米搭配,家里有什么用什么。
条件好了,里面的食材跟着丰富起来,里面会加猪肉、板栗、香菇、花生、扇贝等等,总之,你想吃什么味就做什么味。
一名从马来回来的华侨一定要纯菜脯粽,“菜脯要用猪油炒香,那样才好吃!”
他在回忆儿时的味道。
一连包了两天的粽子,一边是家吃,一边是送人,王永贵让儿子给几个包间也送一些过去。
很快就有人找过来:“王老板,粽球还有吗?”
“有,包的多,你们还要多少?”
王永贵一看还是老熟人吴老板,便很大方地道。
“不是我要,是我带的一位客人要,他是从香港过来的港商,来咱们这里投资建厂的。”
吴老板解释着,“黄老板的祖籍是汕头的,他说刚才吃的双烹粽球跟他小时候吃的一个味。
这次回去想给家人带一些,王老板,你们能帮隔着忙不?”
王永贵没犹豫就答应下来,“没问题,我让家里人马上包,明日保证给你弄出来,那位吴老板想要多少?”
“先来五十个,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
“还有碱水粽,也来五十个!”
吴老板说完拍下自己头,一拉王永贵“我说王老板,要不你都多做些?我想送人。”
“没问题!
你说多少咱们就做多少!”
“咸肉的一百个,碱水的一百个,那个甜咸双拼的也来一百,我给你按一块一个如何?”
“吴老板,您说了算!
哈哈哈!”
王永贵将吴老板送去包间后吩咐儿子赶紧去备东西!
“多做一些,我看就在前堂摆一些。”
于是安然真的走不了了,连着包了几天粽子,直到端午头一天才算完。
以前安然是没吃过碱水粽的,总感觉会有一股碱味,没想到吃过后才知道糯米经过碱水浸泡后做出来的粽子会更粘糯,还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安然将后世演化出来的粽子做了几种,什么蛋黄叉烧肉的,咸肉加鲍鱼的,黑糯米的,豆子的,别说还真有人喜欢,尤其年轻的,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口味。
倒是上了年纪的依旧执着着传统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