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小说

第42章(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远比文王卦爻辞清晰易懂,而且富于积极和励志的色调。

春秋时,有位晋国贵族韩宣子访问鲁国,参观太史官收藏的典籍,发现其中就有《易象》(应当是《易经》和《象传》的合称)。

韩宣子因此感叹:“周礼尽在鲁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这是周公写作《象传》的间接证据。

6但另一方面,这一记载也说明,尽管《易象》保存在鲁国朝廷,但并不太普及,哪怕是晋国执政的高级贵族也只是首次见到。

到春秋中后期,已经开始有使用《易经》占算的史料记录,而且还有了其他的卦爻辞版本。

比如,有的爻辞里就出现了“千乘”

一词,7意思是一千辆战车,但在文王的时代,即便商王朝也是很难集中起一千辆战车的,这只能是春秋时期创造的词。

文王《易经》的内容本就很晦涩,所以春秋时期的贵族用它占算时,大都已经不知道或者说不再关注它的本意。

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易经》中的“贞”

字,它的本意是甲骨卜辞中的“占”

,但春秋时人却已经将其误解为“贞正”

“贞操”

之意了:“随,元亨,利贞……弃位而姣,不可谓贞。”

(《左传?襄公九年》)

那么,春秋时期的贵族会忘记《易经》中的文王事迹吗?这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毕竟,这些贵族多是文王和周公的后裔。

后世可以拿来比较的是,明初洪洞大槐树和南京珠矶巷移民的后人也可能已经不记得先祖当年的具体生活经历,保留至今的多是族谱文本中有记载的内容。

如前所述,春秋时期有少许恢复人祭行为的个案,这说明五百年前的风俗记忆仍可以潜流传承。

是不是《易经》也造成了某种暗黑记忆的保存?这背后藏着太多我们无法破解的谜团。

孔子破解周公

鲁国执政者季平子用莒人俘虏献祭的那一年,孔子二十岁,正在

季平子的采邑里从事基层小吏工作,所以,这次人祭在曲阜造成的恐怖传闻,肯定会对孔子有所影响。

孔子虽是鲁国人,但他的先祖出自宋国国君家族,所以他是商人后裔。

而当孔子从事文献整理与学术工作后,他的身份自然会让他对商周之际的历史产生很大兴趣。

在《论语》和《礼记》里,孔子经常比较殷、周乃至夏三代的文化制度异同,类似什么“殷之大白,周之大赤”

等。

(《礼记?明堂位》)当然,这些比较的结果自然是,商周制度大同小异。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

孔子还说:“周监(鉴)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论语?八侑》)这都和周公奠定的官方历史论调完全相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道吟崩坏星河吃鬼的男孩青云路:胜天半子不朽圣尊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逐道长青带着火影重生日本东京一世独尊长嫡深渊主宰奥术神座全民:我的武器可以无限成长!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豪门撩婚之娇妻请上位武道成圣:从皇家禁地开始帝霸他看见你的声音来自地狱的男人萌宝1加1:总裁宠妻成瘾玄德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逍遥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