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小说

第3章(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现代学术产生后,有学者开始质疑大禹传说的真实性,比如开创“古史辨”

学派的顾颉刚,他就认为大禹的事迹是战国时的人虚构的。

历史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后人加工或改造,甚至被塞进更晚的篇章。

现存关于大禹最早的文献,是《尚书》开头的几篇,如《舜典》《禹贡》,但受到的怀疑也最多。

近年,一件流散海外的青铜器“遂公盘”

被发现,其铭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但它属于西周,跟大禹的时代相距甚远。

传说是大禹凿通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江,但从工程的可能性看,这都不现实。

即便是现代国家也不太可能实施这种完全改变大江大河的工程,更何况在4000年前还没有出现地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大型国家,其人口规模和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改造大江大河。

难道,大禹治水只是西周或者春秋时候的人创造的神话?考古发现能提供解答,虽然它有时会离人们最初想象的“答案”

很遥远。

依赖水稻的古洛阳一二里头

在今洛阳市以东20公里处,伊河和洛河沉积形成的小平原上,发现了疑似“夏都”

的偃师二里头遗址。

它的占地面积、宫殿规格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都超过了以往和同期任何遗址。

而且,二里头遗址距今3900—3500年,恰好在商朝之前,所以它很可能就是夏朝的都城。

二里头考古的成果已经有很多,但留心二里头人的主食是哪种的还不多,大多数学者普遍默认,按照华北地区的传统,它应当以旱作的粟(小米)为主。

但事实恰好相反,二里头人的主食是水稻(大米)。

不仅如此,这背后还可能隐藏着“大禹治水”

的来历。

学界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原因,说起来颇为有趣,就是按粮食颗粒数进行统计和排名,而忽视了不同粮食的颗粒其实差别巨大。

历经上千年埋藏的粮食大都已经碳化,如果不是大量的堆积很难被发现。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开始采用“浮选法”

来寻找粮食:在遗址中采集土样,打散后放入水中搅拌,而碳化的粮食比水轻,所以粮食会浮上水面。

这样,人们就可以采集到古人遗弃的粮食颗粒,观察古人在种什么、吃什么。

在1999—2006年的二里头发掘中,对遗址土样采用“浮选法”

得到的样本显示:粟米(小米)数量最多;稻米(大米)其次,约为粟米数量的一半;其他旱作的黍、大豆和小麦数量很少(参见表一)。

2这样看来,稻米在二里头似乎不占主要地位。

表一:《二里头:1999-2006》中的出土粮食颗粒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万族王座商途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不良之年少轻狂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混沌规则桃花与奸臣李治你别怂逍遥小捕快1825我的新大明我在天庭做仙官世嫁万界大债主太古战神一人得道玄天武帝锦鲤学霸的红包群狐狸的美男图鉴有妖气客栈神兽召唤师剑诛天道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天域苍穹火速离婚,她被狼性总裁搂腰狂宠绝世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