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这就和前面举的例子一般:为了追求所爱的人,宁愿去挖掘、迷恋她的阴暗面。
达到一种“退行满足”
。
如果说这种雷同还有待考证,那么,当他偶像的地位突然被另一人危胁时,他竟然有可能极其隐秘地把感情转移到那个对立面上;转而移情别恋,崇拜起当初抗拒的那个人。
这种转换就正好验证了这种雷同同出一辙。
如果把危胁偶像地位的人当成阴暗面,把偶像当成积极面。
患者有可能总是在积极与阴暗面之间反复转换。
当阴暗面影响积极面时,他有可能莫名其妙地转移到阴暗面。
这就是前面说的,某善良男子追求一个女孩,可那女孩却偏偏喜欢坏坏的男生。
为了令她自责与反省,他选择自暴自弃,投奔到曾经抗拒的对立阴暗面。
这就是“退行满足”
。
这似乎是老话重谈,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仅仅停留在“退行满足”
这个概念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来说,“退行满足”
与“偶像崇拜”
、“爱的过高估价”
有关。
这两点已紧密联系起来,无需多言。
也知道是因为“偶然提醒”
,才会让一个人对某个人过高地估价,而对自己极度贬低,不得不寻找对方的阴暗面,并想要去帮她解决,才能获得对方的爱。
这就是所谓的“退行满足”
。
联系起来看,似乎知道了症状的根源就是“偶然提醒”
,只要克服它,回到提醒前的状态,症状就不复存在。
而被提醒前的状态,不难看出,就是“无条件相信”
。
也就是说,当患者再次面对生活时,他只需保持这种无条件自信,症状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回到现实中,患者的信心确实大增,这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还存在那个5%的致病因素。
信心并没有回复到真正的无条件,还是有顾虑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从不适应,到慢慢地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克服许多心理障碍,学会开玩笑、学会找话题、学会妙语应答……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
但是,当他的同事突然话锋一转,挑出他的某个缺陷来说。
他便无所适从、惊慌失措了,下意识地选择逃避这种负面评价。
因为他害怕仅仅因为这一点缺陷,破坏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
人际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