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两天后,《燃烧的蜂鸟》在当当网荣登小说榜榜首、新书总榜第2,在京东也获得了自营文学周榜和侦探推理小说榜第1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这本8月才上市的书,还获得了该年度的京东图书年度文学新书榜第17位和喜马拉雅年度十大精品的荣誉。
我小心保存着这份成绩单,是因为这些都是读者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期待。
当然,也非常感谢磨铁图书、书店和各平台小伙伴的支持和努力。
尝试写新系列,很不容易。
2017年我开始写守夜者系列时,就体验过这种手心冒汗的压力。
现在,写蜂鸟系列,我依然觉得不够自信。
说句老实话,每当我觉得写不动了的时候,我就会去网上看看大家的留言和评论,读到你们为某个情节唏嘘,为某个段落笑出声,我都会有种像是在充电的感觉。
你们总是能提醒我为何出发,让我再次鼓起勇气。
虽然《燃烧的蜂鸟》无论是从动意还是内容,都有我父亲那本九万多字的工作回忆录作为依托,但是如何把蜂鸟系列的后续作品创作得更精彩,我还真是有些忐忑。
你们可能不知道,《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从2022年的6月就已经开始开第一次策划会了(没错,比第一部上市的时间还要早),我和元气社的编辑们准备了很多很多资料,在线上做了好多次讨论,却一直没有找到新故事的合适切入点。
2023年春节刚过,元气社的策划团队便“倾巢而出”
,来合肥找我碰面。
那几天,我每天下班之后,就要去单位附近的茶座“报到”
。
被催稿的感觉,非常微妙,我既想早点“开工”
,又很害怕被她们“拷问”
。
这些在宣传期既温柔又细心的编辑(相信有些读者在活动现场也见过她们),在策划阶段可不是什么善良与耐心的化身。
策划会,就像一个斗兽场。
我们彼此不断抛出想法,又不断追问。
“这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老秦你是怎么想的?讲讲嘛。”
“这一点能成为证据链吗?读者会不会不理解什么是孤证?老秦再讲讲?”
“冯凯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心态的?能讲讲不?”
……
等开完会,回到家,我跟铃铛姐姐(我太太)说:“我现在完全不能再听到‘讲讲’这两个字了,什么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啊,这就是PTSD啊!”
铃铛姐姐笑了,问我:“为啥啊?讲讲?”
不过,我还是很感谢这些“封闭开发”
的日子的。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这样激烈讨论了两回:第一回,我们解决了主线案件的剧情;第二回,她们解决了我——让我把第一版愉快交上的稿子,又根据人物的设定,重新修订了一遍。
现在,我在第3次修改《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的序言,看到这个变得越来越有血有肉的故事,真是心潮澎湃。
虽然不能在序言里剧透,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借一点篇幅,聊聊我写蜂鸟系列的初衷。
我很喜欢蜂鸟,却一直很难描述什么是“蜂鸟精神”
。
《燃烧的蜂鸟》第一部,是发生在1976年的故事,我们的父辈在那个年代,艰苦奋斗,把新技术运用于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就像传说中的蜂鸟一样,把火种带到了人间。
而第二部,则来到了1985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