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nbsp;nbsp;nbsp;nbsp;丘泉郡南下潮正如火如荼,家里有余粮的跑了,没余粮的也跑了。
nbsp;nbsp;nbsp;nbsp;只剩一群的舍不得土生土长故地的人,或是穷得难以奔波,出了郡就要死在荒山野岭的,还在丘泉郡这小地方打转蹉跎,犹豫着到底是出去搏一搏,还是不折腾,草草魂归故里罢了。
nbsp;nbsp;nbsp;nbsp;他们就是在这时听到招工的消息,天爷啊,丘泉郡有多久没人招过工了,不仅有工钱还管饭,这是怎样的美差!
nbsp;nbsp;nbsp;nbsp;官家小吏在田间地头呼喊,他们立即呼邻携友,赶往招工的地方。
前后有十几里路,已经乌央乌央聚了不少人,看衣着打扮,都是一样冬日里没生计,跑来混口饭吃的。
nbsp;nbsp;nbsp;nbsp;正是午时,有群官兵大半的人提了一篮子蒸饼,还有桶粟粥来,还在排队等着画契的人眼睛都绿了,离得近的涎水流了三尺,忍不住要扑过去抢食,不过官兵哪里是吃素的,刀都不用出鞘,只一挡一推,就让人摔了个狗啃泥!
nbsp;nbsp;nbsp;nbsp;“签完招工契书的才能来领饼吃,一人一只蒸饼一碗粥,吃完就去干活,晚上还有的吃,干的好了郡守给加餐!”
nbsp;nbsp;nbsp;nbsp;这喷香热腾的饼子都在眼前了,哪有人多说一个字,连画契的速度都快了不少,眼睛直直盯着放食的官爷,生怕轮到自己就没吃的了。
nbsp;nbsp;nbsp;nbsp;后来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就连隔壁郡县的都知道丘泉郡有处地方在大量招工,每天还有热腾腾的饭食吃,忍不住要来聘一聘,只可惜他们不要外来户籍的,只要丘泉郡人士,想蹭口饭吃的也只能无功而返。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遥光坐在新建好的土高炉前,这几日他眼见瘦长的熔炉被造出来,外壁被粘土抹得光溜,巨大的圆筒形状矗立在平阔的原野上。
nbsp;nbsp;nbsp;nbsp;不远处是先一步搭好的炭窑,远看像口锅倒扣在地上,他坐在这处都能感受到里头的惊人热度,顶上还能喷出滚滚浓烟,真像只怪物一样。
侧面开了个口子,立着只大木箱子,四个人拖拽,正送逆抽,他听了一耳朵,据说是送风用的,不过往窑子里送风干什么,不怕把里头的火星给吹灭了?
nbsp;nbsp;nbsp;nbsp;遥光搞不懂,路过时只多打量几眼,好奇里面到底能出个什么明堂。
nbsp;nbsp;nbsp;nbsp;到了第八天,沈清和也到了场,已经闷窑了两日,终于到了开窑的时候,成败在此一举!
几个常在窑边做工的汉子打着赤膊,合力将窑侧的小门给打开了,里头黑漆漆静悄悄的,众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翘首以盼。
nbsp;nbsp;nbsp;nbsp;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东家究竟在做个啥子,只要给口饭吃,每天就听话的埋头砍树搭炉子。
但这大锅子里到底能出来个什么玩意儿,他们是一概不知的。
nbsp;nbsp;nbsp;nbsp;炭窑是游洛主管,娃娃脸少年面色严肃,他将棉布缝制的手套戴好,率先躬身进了窑内,出来时手里的拎着几条漆黑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众人定睛一看。
nbsp;nbsp;nbsp;nbsp;是,是炭啊!
nbsp;nbsp;nbsp;nbsp;把木头砍下来,再放‘大锅子’里一燎,就成了炭了?!
nbsp;nbsp;nbsp;nbsp;那为什么他们把木头放灶膛里烧火,就只剩下一把灰呢?
nbsp;nbsp;nbsp;nbsp;像制炭这样的手艺,多是一代传一代,家族合力经营,不为外人所知的,没想到郡守大人将他们招来,又是砍树又是砌砖,竟是要烧炭!
nbsp;nbsp;nbsp;nbsp;游洛将烧制好的炭递到沈清和面前,两人围着这黑条条讨论。
nbsp;nbsp;nbsp;nbsp;游洛:“老师你看,色泽发亮,敲击声音清脆不易碎,品相不错。”
nbsp;nbsp;nbsp;nbsp;沈清和点头:“丘泉郡里青冈木茂密,这种木头烧出来的就叫青冈炭,等下把其余的炭出窑后,用炭灰覆盖,便能生成一层白灰,白炭是稀罕物,卖价能更高。”
nbsp;nbsp;nbsp;nbsp;游洛听了点头,随身拿出张纸,用炭笔记录后,笔下不停,“第一次没经验,堵口不及时,让不少空气进去了,炭窑内应该有一部分次品。
此外烧的时间还可以再长些,延长至十日,书上说最优的炭条敲击时应该是响亮的刚音,能更耐烧。”
nbsp;nbsp;nbsp;nbsp;沈清和满意点头,微笑道:“多烧几窑,这几次实践活动够你写一篇实践报告……甚至是论文了,届时放在咱们清北头刊上,还压你师兄们一头呢。”
nbsp;nbsp;nbsp;nbsp;游洛听了热血沸腾,气宇昂昂去地盯着开窑了。
nbsp;nbsp;nbsp;nbsp;沈清和盯着一车一车炭条被卸出,心里噼里啪啦敲起算盘,系统听说要卖炭,不解道:“宿主不是要用木炭炼铁吗?这里平均气温都到零下了,留下过冬也是好的,怎么就要卖了?”
nbsp;nbsp;nbsp;nbsp;“一斤青冈白炭,价格贵比十倍的普通黑炭,更别说烧了冒黑烟的石炭。”
nbsp;nbsp;nbsp;nbsp;沈清和说到此处还甚是遗憾,按照地理位置,北方更容易有矿产资源,铁矿被无意发现了,这煤矿他大致形容了形态,派十几个的察事小吏遍寻无果,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nbsp;nbsp;nbsp;nbsp;石炭精制成焦炭后烧出的温度更高,炼的铁杂质也更少。
无奈之下,他只能烧制木炭,再去其他郡县走商,换些煤炭来。
幸而这青冈白炭是尖货,能用的都是家底丰厚的士族,折价去换石炭,应该收获颇丰。
nbsp;nbsp;nbsp;nbsp;“……这边就交给乐胥生带货行贾,顺便将朗新月也带出去见见世面,其中门道也足够写篇心得报告了。”
nbsp;nbsp;nbsp;nbsp;沈清和说完,满意的点点头。
每个学生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定让所有人都在清北收获知行合一的充实体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