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在鄱阳之战中,王守义的兵力号称百万,其真实的人数,李凤宁凭借本能和经验,准确能推测出来的数目应该是有三十万人。
其中有十万人应该是真正参与战斗的战斗人员,还有二十万人就是随行的民夫和确保后勤部队的人口,而这些人,是可以转化为士兵的,但没有充分的训练和战斗能力,基本上很大概率就会一碰就碎。
正常情况下,非必要的局面下,是不可能让后勤的民夫变成士兵,因为一旦前线士兵有一个人出现士气溃败当逃兵,就会有无数人下意识地会想逃兵,让这些本身就没有战斗经验的民夫上去,只会让仗越来越难打。
也就是说,王守义实际控制了十万人,围攻了鄱阳这座小城,而楚世昭虽然是找到了杨方作为援军,可是杨方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
从纸面实力分析,就是两万本地的荆州官军去打十万义军,并且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楚世昭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
这一点就太夸张了。
远比上一次楚世昭两千玄甲骑冲散了王守义的部队要夸张的多。
那两千玄甲骑里可是有训练有素的凉州百战骑兵,加上骑兵打步兵有天然的心理优势,说一万道一千,骑兵见机不妙,是随便能撤走的。
而王守义被楚世昭来那么一下,损失没到那种地步,但不想进一步扩大损失,他也是能撤走的,况且楚世昭也没办法靠两千骑兵留住王守义。
这一场战役,名义上是两千大破十万,实际上的战略意义是劝退王守义的部队,没有进一步产生实际效益。
王守义是成功退了回去的。
他基本地盘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没办法更进一步,被楚世昭给拦住了。
顶多是被取笑十万精兵没打过两千骑兵的突袭。
可是人家的实力保存的完完整整,笑话归笑话,只要王守义伤筋不动骨,还能再回来打。
这种发挥,已经是很厉害很厉害的水平了,绝对是顶级名将级别的演绎,足以让李凤宁感叹楚世昭的勇武,可是这鄱阳之战和庐州之战却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战役了。
无论是重要性,战略性,还是战略意义,它都远远超过了庐州之战。
说白了,但凡楚世昭不是皇室中人,仅凭借鄱阳之战的战果,楚世昭现在就该抬入武庙。
活着的名将。
一场战役,就能入兵家之列!
这一仗打的,可谓是让李凤宁惊为天人。
被包围战,反而是被楚世昭活生生打成了歼灭战,这找谁说理去啊?!
太强了,这种表现出来的军事素养所带来的张力,超乎了李凤宁的认知概念。
而且这一仗,楚世昭完全不是凭借正面战场击溃的王守义,这是一场真正的全胜局。
政治上取大义,有周室遗命加身,楚世昭‘焚晋之案’以及《治安疏》,都让他在南方积累了一定的名望。
因而楚世昭其实是有一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的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文俞’、‘杨方’、‘董奉’蜂拥而至,荆州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愿意接受楚世昭统治的缘故。
军事上,利用杨方南阳起事的契机,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和故弄玄虚,极大消耗了王守义的精力。
战略上,楚世昭没有追究那些想要投奔王守义的地方官吏,牢牢地掌握了人性的主动权。
最厉害的是,你只要来投顺我,楚世昭是真信!
每一次,命运都给楚世昭一次机会,都有一个转折点,而每一个转折点,楚世昭都用上了。
董奉投奔楚世昭,给了楚世昭一个义军粮仓所在位置的信息,但是,寻常人敢相信吗?敢拼这种机会吗?敢赌这不是反间计吗?
楚世昭积累了前后的优势,又在战局之中抓到了那最不可思议的转折点,敢于拼杀,积小胜为大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