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小说

第 53 章 农耕帝国6(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走向成熟,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九振,去安徽芜湖灭蝗,去各地灭蝗。

【后来,陈经纶的五世孙、陈九振的弟弟陈世元写书《金薯传习录》《治蝗传习录》,开始正式推广华夏养鸭治蝗技术。

乾隆年间,陈世元80岁高龄在河南传播番薯的途中偶感风寒,病逝在任上。

【可以说,哪怕是我们现代,吃番薯、使用鸭兵灭蝗时,都得感谢陈振龙这一家人,几l世几l代的研究和推广。

万历年间,年迈的陈振龙看着天幕,眼泪湿透了衣襟。

他想起了在菲律宾那些辛苦的日子,想起各种尝试带回番薯藤的方法,想起自己推广时的忐忑。

最终,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亲,天幕在说您!”

年轻的陈经纶刚想拍拍父亲马屁,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天幕上。

“啊,天幕还在说我!

还有我的儿孙后代!”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陈振龙笑中带泪,非常欣慰,“没有辱没我陈家人的名声!”

.

此时,广东吴川人林怀兰看着天幕嘟囔:“我也从越南带回了番薯藤,在我们广东推广,天幕怎么不夸我?”

说完他有些惆怅,“也不知道后世人还记不记得我。”

虎门人陈益淡定地看了一眼天幕,继续忙

活手里的事。

他同样从越南带回番薯,也开始在家乡种植普及。

这样的好东西,谁不会想往家里带呢,不管是在越南还是菲律宾,再艰难也得带回来。

突然,天幕提到了二人的名字,两人顿时集体惊喜起来。

原来,后世还真记得他!

【除了陈振龙,吴川人林怀兰、虎门人陈益同样带回了番薯,在大明的不同位置开始普及,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华夏番薯之父”

【后世为了纪念他们,为他们修建纪念馆、修陵墓和“先薯亭”

“海外的好东西真不少啊。”

朱元璋看着玉米和番薯,都是如此的高产,甚至还有美味的优势,不得不庆幸有天幕在,他没真得实施海禁。

只是开了海禁,朝廷还没做什么,出海谋生的大明百姓自己就知道把好东西往家乡带,这就是华夏人的本能。

好东西带回家乡,然后造福父老乡亲。

有能力之后,又开始往周边传播,造福整个国家,造福华夏所有的子孙后代。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再看自己那么多儿子,突然眼神嫌弃:百姓都知道把好东西往家里带,这群废物儿子们,只会往家里带麻烦!

儿子们:???

父皇的眼神怎么又开始杀气腾腾了,又哪里惹他生气了?

【玉米和甘薯的高产量不必说,为什么要加上花生呢?】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此之前只有大豆和芝麻可以榨油,但是这二者都不可以生食,加工对于百姓来说费钱费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魏霸主剑道独尊穿越之娇俏小军嫂箭魔间谍的战争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吞噬星空龙舞九天铁血强国随身带个狩猎空间玄天武帝巫师: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科技炼器师左道倾天重返1987农家弃女有请小师叔兰言之约满级大佬变团宠老中医的美满生活灵气复苏:签到终极修炼天赋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主母日常佣兵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