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第1582章
“嗯,是要加快行军了!”
马哈麻郑重的点点头,接着下令道:“传令下去,加快行军。”
紧接着他就举起酒盏,琥珀色的液体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诸位!
我东察合台汗国百万雄师,定能踏平明军!
待取下中原,长安的丝绸任我们裁剪,江南的稻米供我们饱腹!”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却掩不住眼底的忧虑。
马哈麻当然很清楚贾别尼和卜烟帖木儿为什么着急,但是他并不急。
这位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比谁都清楚,两位实力派首领的焦虑如同即将爆炸的火药桶,而他正是握着引信的人。
这座由六十张牛皮缝制的巨型斡尔朵,内壁缀满波斯进贡的丝绸挂毯,檀香混着烤羊肉的气息在鎏金香炉间萦绕。
马哈麻慵懒地陷在镶玉雕花王座里,看着脚下金丝编织的地毯——那是三年前帖木儿帝国的赠礼,此刻却成了困住他的华丽枷锁。
若要舍弃这象征汗权的移动宫殿,无异于当众扯下东察合台汗国最后的遮羞布;可继续龟速前行,各部族的离心力终将如流沙般吞噬整个联军。
马哈麻握紧杯盏,杯壁上的浮雕成吉思汗像仿佛在冷笑。
他麾下的蒙古亲军如今只剩一万老弱,铠甲上的锈迹比战功更醒目;反观贾别尼带来的哈萨克铁骑与卜烟帖木儿的突厥精锐,加起来足有十五万之众。
这些草原枭雄们看他的眼神,早已从敬畏变成了审视,就像秃鹫盯着濒死的猎物。
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催得太紧,可能激起兵变;放任自流,明军的铁骑迟早碾碎他的斡尔朵。
马哈麻摩挲着镶满宝石的弯刀护手,思绪沉入历史的长河。
汉朝的都护府不过是绿洲间的星点堡垒,班超凭借三十六骑纵横捭阖,终究要倚仗莎车、于阗等国的助力;盛唐的安西四镇看似强盛,怛罗斯一役后便如风中残烛,最终不得不与大食分庭抗礼。
这些前车之鉴,在他眼中皆是中原王朝“水土不服”
的铁证。
大明疆域北抵燕山,南达南海,江南的丝绸瓷器堆积如山,运河上商船日夜不息。
在马哈麻的认知里,西域的荒漠戈壁与中原的锦绣山河相比,不过是贫瘠的砂砾。
这里冬季严寒彻骨,夏季酷暑难耐,产出的牛羊皮毛在中原人眼中,远不及江南的绫罗绸缎珍贵。
他记得商队带回的消息:大明京师的一座王府,其奢华程度便胜过西域十座汗宫。
“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这句古老的论断在他耳畔回响。
西域各部族语言不通、信仰各异,强行统治只会徒增内耗。
汉唐耗费无数钱粮维持的朝贡体系,最终都因不堪重负而瓦解。
马哈麻坚信,明军此番来势汹汹,不过是新帝立威之举,待劫掠够了财富、彰显了兵威,便会如同过往的中原王朝般,将统治权重新交回西域贵族手中。
明军看似在攻城略地,实则是要迫使各部族俯首称臣,重演汉唐时期“以夷制夷”
的老套路。
马哈麻转动着手中的和田玉扳指,烛火在玉石表面流转,映得他眼底的算计愈发深沉。
倭国列岛孤悬海外,虽时有侵扰,大明也不过将其王室控制;朝鲜半岛山高路远,李氏王朝年年进贡,便得以保全境安宁。
在他看来,西域广袤的戈壁与绿洲,同样适合用藩属国的羁縻之策。
这里缺乏中原人看重的金银矿产,产出的皮毛、葡萄在江南商贾眼中不过是寻常物什,大明何苦耗费钱粮派驻官吏?
舆图上,大明在辽东新筑的卫所星罗棋布,南洋的港口插满了明黄龙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